最强大脑之:学棋与教育

2017-5-29  HI-CHESS  人气:1698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两岁时,大脑就已经占到成人大脑的四分之三了,三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到四岁时岁神经髓鞘化基本完成,等到了五岁,孩子的大脑就和成人大脑的容量相差无几了,孩子的学习、记忆、动作控制和其他各项大脑功能相关的脑部结构都已经长成。所以这段时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时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呢。许多家长为了让宝宝更聪明,纷纷为孩子报班,有钢琴、游泳、书法、古筝、绘画、乐高玩具……,让人眼花缭乱。有些家长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无所适从。

普遍认为,有三样东西是训练人脑思维的极有效的工具——数学、音乐和象棋。其中的国际象棋又有其他项目无可比拟的优势,下面就谈一谈个人的经验和认识。

国际象棋让孩子学会尊重,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进而尊重他人。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家庭的中心,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万千宠爱于一身,有些孩子很容易染上养尊处优、自我中心的毛病,心中只有自己,眼里从没有别人,没有规矩,甚至和家长胡搅蛮缠,蛮不讲理,更谈不上尊重别人。但如何让孩子改掉这些毛病,学会尊重,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光凭抽象的说教很难奏效。这时国际象棋就可以助父母一臂之力。学棋的孩子很快会发现,棋规很重要,如果不讲规则,这么好玩的游戏就没法玩,也没人愿意和你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里,就开始有了规则意识,慢慢地明白自己也从准守规则中获益,也得到对手的尊重。孩子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在学棋的过程中逐步规范。当然,下棋也有礼仪,也是学棋的一部分,这里就不详述了。

国际象棋能让孩子养成安静、冷静思考的好习惯。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日益重视,现在许多孩子都能说会道,见多识广,活泼好动,部分孩子易走向极端——太爱动了,没有能静下来的时候!家长又犯愁了。让孩子静下来似乎比让他们动起来更难——下棋是个好方法。一旦孩子对棋产生兴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正所谓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下棋虽是静功夫,但脑子却是高速运转的,还得处变不惊。长此以往,孩子遇事就有冷静思考的好习惯。我当初让孩子去学棋,主要原因就在这儿。

国际象棋对人的精神塑造和品格培养的作用更为明显。


棋手需要面对各种复杂、艰难的棋局。此时,不仅要有精准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还要能制定缜密的反击战术和长远战略,在各种可能的应对着法中果敢地决策、选择,并且要对可能的不利结果有敢于承担的勇气。常言说世事如棋,一点也不错。这些素质和品格的养成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棋,似乎平淡如水,波澜不惊,实则棋里面波谲云诡、危机四伏,变化万千,善弈者能审时度势,敏锐地捕捉消纵即逝的战机,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也有心理战。在局势危急时,不能慌乱,更不能让对手看出破绽,而要镇定自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范。所有这些都是对棋手心理的良好训练。优秀的棋手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胜不骄,败不馁。

学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一样,也能让学习者从这些方面收益。所不同的是,后者国际化程度更高。国际棋联是仅次于国际足联的第二大世界体育组织,全世界的棋迷人数超过了足球迷。由于它是西方文化的元素之一,今有志于出国读书的学生最好能学一点,以棋会友,丰富留学生活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有人担心,初、高中生学棋是不是晚了?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现任世界棋王、挪威的卡尔森九岁才开始接触象棋。作为一项兴趣爱好,任何时候学都不嫌晚。以上是多年来和国际象棋打交道得来的一点粗浅认识,由于学识所限,未能谈深、谈透,仅供家长们参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