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di笔记6】记录一个父亲感人的邮件/父亲该怎么和孩子(尤其是儿子!)相处

2017-11-8  HI-CHESS  人气:2006

今天记载的,是一位父亲给另外三位父亲发送的私人邮件。我征得他们同意发布,和大家分享。Tom是8岁男孩TJ和5岁男孩Ryan的父亲;Winston是我先生,我们有两个男孩,16岁和11岁;Gang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15岁和1岁,女儿11岁;Jun有两个女儿,8岁和4岁。



从左到右四位父亲:Gang, Winston, Jun, and Tom


二月中的总统日长周末,这四位父亲分别带着他们的孩子,参加世界业余国际象棋团体公开赛美东赛区(Amateur East)的比赛。这个比赛每年一次,在美国规模巨大,分东西南北四个赛区,每次美东赛区大约有近1200人参加,已经举办了近半个世纪。我的先生带着两个儿子在美东区已经鏖战七年,成为我们家这个长周末的传统项目。四位父亲因为孩子们都爱好下棋结识,也借机组成了号称“Father Knows Best”的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同时参赛。


比赛结束以后,Tom给其他三位父亲队友发来一封邮件,先生转给我,我看得有些泪湿,感慨Tom儿时没有他儿子的好条件,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更赞他陪伴孩子过程中的感悟。

天底下所有父亲一定都对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儿子,抱有未来成事成人的期望。因为自然的爱,因为生命延续的血缘,他们心怀的期待常常大于天。父亲们为儿子的进球欢呼,也同样在球场上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父亲们为儿子赢盘棋而满面春风,也同样在棋赛后烦躁地埋怨孩子的失误;更多的是,父亲们在日常家居生活中, 将儿子当成和自己一样年纪,好像期待他们也有成年人的成熟和世故。在世俗世界成功的父亲,希望儿子们青出于蓝;没取得显著成就的父亲,期待儿子“翻身”争气,为家族添光彩。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这些现象非常有趣,父子关系有一层天然的复杂纠结,儿子们显然永远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从一出生,就在父亲们的巴掌上经历人生。自古男儿当自强,全球处处父权重,父亲们好像更容易将儿子们当作成人对待,驰骋威风,忘记了自己儿时是怎么的调皮,捣乱和不识规矩。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一代一代这样下去,被忘记自己童年的父亲们带大的儿子们,是不是还会有男性祖先们的英雄气概和战胜自然的大无畏精神?还会有男儿的英气豪爽和闯祸创新的天性?

我也别继续说了,还是让大家都读一读这封邮件吧,相信各位的思想可能更丰富,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你会自然滋生出感慨。这是他们几位父亲从心里说出来的话,对所有人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子关系,都有深刻启发。

信是用英文写的,我翻译成中文,文后附上英文原文,愿意原汁原味感受,会英文的朋友可以一读。

Winston, Jun and Gang:


找时间写这个Email,就是想告诉你们,这个周末和你们一起组队下棋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知道可能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对我来说,这个比赛具有改变人生的意义。让我谈谈为什么吧:

1983年我15岁,那时候在自学国际象棋。我在纽约皇后区Douglaston长大,当时我住的附近没有象棋比赛。

有一天,我妈妈带我去皇后区森林小丘一个犹太教堂,参加一个夜间象棋比赛。这个比赛是我可以找到的唯一赛事,我下了五场,至今还记得我打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特别激动。我下的是Ruy Lopez(象棋开局-译者注), 那个星期我都在学习这个下法。五场下来,我最后得到了1269的积分,赢的比输的多。问题是,我在和年纪比较大的人下,当时没有什么小孩子参赛,所以我也不是特别享受整个过程。

到我16,17岁的时候,我开始对高中的女孩子感兴趣,便放弃了认真学习国际象棋的努力,我周围也没有什么朋友会下象棋,父母也不会,我渐渐失去了兴趣。我只是一个孤独的象棋爱好者,没有人和我一起往前走。

无论怎么样,我还是热爱象棋。我考上了纽约大学(NYU),之后到了NYU法学院,我有时候会去市里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和那些摆摊的人下棋。

当我的孩子TJ五岁的时候,我决定教他下棋,也算是让他远离Angry Birds这种电子游戏。让我吃惊的是,他看起来很有天赋。所以,从2012年到这个周末之前,我是陪着TJ读棋书和给他看象棋题的爸爸,我自己从来没有再参加过任何象棋比赛。

今年一月,儿子的教练G鼓励我参加在新州Parsippany举办的象棋赛,所以上周我坐在那里下了我的第一场棋,可以说这是我30年以来的第一次比赛。

这个周末的象棋比赛真令人难以置信,我的情绪像过山车。最困难的就是做出攻略计划,然后竭力尝试,战败对手。更多的时候,我看到我认为完美的计划根本不顶用,我不得不又想出另外一个主意。这真让我感到精疲力竭。

最受鼓舞的时刻是我在第二场战胜了一位1800积分的对手。最后一场我和一个很好的棋手对垒,结果走了招儿臭棋!这是多么令人失望啊,简直就是场灾难!

对我来说,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我对TJ和其他孩子充满了深深的和永久的敬意。这个周末之前,我是在旁边看着和等待着的一个爸爸,经常夹着一个配有象棋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很容易地就去指责TJ这里或者那里犯了愚蠢的错误,我永远也不会再这样做了。事实是,这些孩子真的很了不起,我从内心深处赞叹!

我和TJ最棒的和最值得珍视的记忆都是和象棋有关的。他上周问我是否准备好了开局怎么走,好像他是老师!最后一场比赛他来看我的棋,看到对手压着我走,他直摇头。直到孩子们对你下的棋摇头,你才知道,你自己的孩子正在变得机敏,正在成为他们自己。写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和你们一起经历这些,感觉真是太棒了!

我真的非常享受和我们这个团队并肩作战的过程,让我们四人三月份的时候一起吃个晚饭吧。你们都是很出色的人,有非常厉害的孩子,你们是我的朋友和队友,我为此感到很骄傲。

祝好
Tom M. Fini





>>>以下是其他两位父亲的回信摘选:


 Winston的话:

Tom, Jun and Gang,


Tom的信我读了三遍,让老大给我和老二在车上又读了一遍。这封信太感人了!Tom,你说的全是心里话,看得出你对象棋的热情,对孩子教育的真心付出,和你对TJ满满的爱。


以前和你提过,参加Amateur East是我们家每年的大事。我决心将这个传统进行到底,将来带着我的孩子们,孩子的孩子们参赛(像肯尼迪家族每年夏天去Martha Vineyard度假一样)

最初两年我都是带着孩子们参加比赛,自己坐在边上等着。后来才开始和其他父亲组队自己也下。第一次比赛,我积分1100,和积分1900的对手战斗了四个小时,结果我将一盘一直占上风的棋走成了死棋,不得已与对手言和(stalemate)。这场棋从此就成了孩子们的笑谈。打那儿以后,我才开始更敬佩孩子们的竞技精神,不断的自我挑战,和他们在赛场上面对的各种挣扎努力。是啊,他们真的很棒!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们犯的错误,其实我们自己的错误可能更多。所以我鼓励棋爸棋妈们,特别是那些“虎妈狼爸”,和孩子们一起学棋,他们就会更了解自己孩子是怎么样的一个经历,这样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带孩子们下棋,和他们一起比赛,都为我创造了专心致志和他们在一起的宝贵时间,几年前我们父子三人曾组队参加过一次纽约那索郡团体冠军赛。我设想着多少年以后的场景:儿子们带着自己的家人来看我,我们就总是可以有些争强好胜的事情一起做。其实现在Wesley让我一马,用一分钟对我五分钟,我还是输给他。但是我很享受每一分钟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我觉得有你们这些棋爸棋妈做朋友很幸运,我们和孩子们相处愉快,建立的亲密关系可以延续很多年。对,让我们好好一起吃顿晚餐吧。

Winston





Jun的话:

Tom, Winston, Gang,

我有幸和你们一起组队下棋,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二次比赛。我以前玩儿过其他棋类。两年前Ellen开始学棋的时候,我所知甚少。从那时起,我便真的开始享受和Ellen一起学棋的过程。我现在还是忍不住在Ellen犯错的时候训她,就像我下错了棋责备自己一样。但是我以后会尝试多忍耐,我们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让人感到甜蜜的是,孩子们自己比赛结束后,会来到我们的场上观战支持。最后一场比赛下到快结束,我并没有注意到Ellen的表情,她看我的棋时,我正处于下风,想尽办法竭力保住局面。这场开局我就走错了一招棋,之后我的铅笔断了,我一直在用坏了的铅笔做笔记,Ellen给我换了一支好铅笔,她尽力在帮我忙。我很高兴最后我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将这场棋扳成平局,可能这真的是因为Ellen带来了好运气吧。

盼望我们明年组队再战。期待晚餐。

Jun






在这样一个匆匆忙忙,时光飞逝的社会,我很难得读到这样的信件,它们的写作者一片真情,看得出是找了一个安静的时间,来描写那些和孩子们一起参赛的细节和故事,真是让我感动,而且印象深刻。这四位父亲不仅仅只是简单地陪着孩子,拉着他们去这儿去那儿,将孩子扔给老师和家教,而是非常融入孩子们的活动,甚至尝试自己学习新的东西,从而达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其他父亲建立友谊的境界,他们的成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因此丰富起来。我借这个笔记也向我先生致敬。

别以为这四位父亲工作不忙碌,Tom是在纽约第五大道自己开业的律师,是纽约大学(NYU)法学院的法学博士(JD);Winston在摩根史坦利做金融,沃顿商学院MBA(Wharton);Jun是纽约高盛的董事总经理(MD),耶鲁大学物理博士;Gang是现代家庭的全职奶爸,妻子是纽约执业医生,他的生活令其他三位父亲非常羡慕。四位父亲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都认为一个好父亲的称号才是他们人生最为珍视的。

说起来可能很多已经做父亲的人都没有特别意识到,父子在相互帮助获得生活和事业发挥巨大潜能的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很多研究表明,父亲的角色具有独一无二的教养魔力,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造就男孩的未来,成就父亲的将来,也关系到人类的长久发展。想一想多了很多负责任的男子汉,整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吧。

这些年我看到不少报道说,现代男孩越来越没有男子的阳刚之气,有的研究专门指出中国的机械记忆教育模式,让中国男孩丧失“男子气”。但是我觉得,所谓“阴盛阳衰”的现象和父亲在家庭长期缺失的角色也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几十年的物质积累,让很多父亲在社会上打拼,失去了和家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男孩危机”也不是中国独有,而是全球性的,记者苏珊·法吕迪曾经说过,冷酷的全球经济使美国男人失去雄性。




父亲陪伴孩子,特别是儿子,是母亲取代不了的,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高层次情商的提高都有极大好处。对男孩来说,父亲是他们成年男性特质的典范和言传身教的英雄;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她们遇到的第一个异性,直接影响她们成年后和其他异性交往的能力。美国一项针对父亲的长期研究发现,孩子如果在五岁时有父亲陪伴和照顾,长大后比没有父亲的孩子更有同理心。就是到了中年时期,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健康,婚姻也更持久美满,他们有自己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朋友一起享受生活。


Tom和其他三位父亲都找到了和孩子们相处的最佳互动模式:跑赛场下棋。另外有的父亲喜欢带儿子去钓鱼,去看球赛;有的喜欢一起做手工活儿,读书分享,或者开车兜风;有的可能只是喜欢一起聊聊天而已。大多数父亲都在生活的某个阶段生出这样的感慨:父亲并不容易当,为人父的角色比他们的其他角色更具挑战性,需要很强的责任感和爱心,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父子对彼此都有较高的期望。

对于建立长期而稳固的父子关系,我们来看看那些专门研究父亲角色和男性问题的心理学家,教育者,和研究者是怎么说的。这里摘录几段:


1
倾听和道歉


不要害怕让子女知道你并不是个完美的父亲,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时时刻刻都在,是可以信赖的、碰到困难可以跑来说‘我有困难’的最佳对象。” (五个孩子的天才老爹教育博士比尔.寇斯比《做个好爸爸》)


很多父亲是传统父亲,只会说教,不知倾听。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年轻,就以为你能了解孩子的感受,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和你成长岁月里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另外,不要认为在进行这些对话的时候,你必须设法改善或解决每一件事,多数时候,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倾听。(罗素 培勒长老)


2
一起阅读


父亲如果和他们的孩子一起朗读,他们自己也会有很棒的感觉,会认为跟小孩的关系较好。如果能跟孩子一起朗读,父子就能彼此分享欢乐,共同解决问题。(德州A&M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


3
参与和指导团体活动


参加团体活动是男孩天性,他们从中学到有风度地面对合作、竞争、胜利和失败。如果自己的父亲是教练或助理教练,男孩通常会感到比较安全,或跟父亲比较亲近。父子学会在活动中共同承受所有的挑战和胜利。

如果儿子对篮球,或橄榄球没兴趣,比较喜欢音乐或者文艺,父亲应赞同他的选择,并能提供教导和监护,或是一同参加儿子喜欢的项目和爱好。父亲不应该强迫儿子做他自己年轻时喜爱的,但孩子一点都不喜欢的运动。(男性问题研究者和演讲人尼尔 查思克)


4
陪伴交谈,旅行和探索大自然


父子肩并肩的时候,常常比面对面的交谈容易些。一起看一场比赛、投篮或是参与其他活动都会让交谈变得容易。父子能利用一个下午,或几天的时间一起开车,在一个相当轻松的氛围下互动。当儿子取得驾照之后,轮流开车,也是让儿子知道父亲对他有信心的表现方式。当孩子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更愿意和父亲交谈,好好把握这样的互动机会吧。


男孩子比较喜欢森林和其他相关的场景,像是棍子、帐篷、营火、野生植物、睡袋、瀑布和野外生活等。找个时间远离手机、iPad和电子游戏,邀请其他父子参加你们的露营之旅。(男性问题研究者和演讲人尼尔 查思克)


5
征求孩子的意见


很多做父亲的,喜欢表现什么都懂,他们经常会给儿子提出建议,不管儿子们是否需要。假如你要帮助儿子让他感觉到他已经长大了、成熟了,这个角色要颠倒过来:由你来请儿子帮忙或指导。一个警告:不能叫他对你的婚姻提出建议!(男性问题研究者和演讲人尼尔 查思克)


6
告诉他,你以他为荣

不管儿子多大,他都很在意想听到父亲说,以儿子为荣。不论儿子就读中小学、高中、大学或结婚生子,你都要找机会跟他说五个简单的字:“我以你为荣。” (男性问题研究者和演讲人尼尔 查思克)




>>>这里附上Tom的英文原件:

Winston, Jun and Gang:

I wanted to take a moment to write you and tell you how much fun I had being on your team this past weekend.

I know this may sound crazy, but this was a life-changing event for me. Here is why:

In 1983,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I taught myself chess. I grew up in Douglaston, Queens, and there were no scholastic chess tournaments around where I lived.

One day in 1983 or 1984, my Mom dropped me off at a chess tournament held at night at a Jewish Temple in Forest Hills, Queens. This was the only tournament I could find. I played 5 games that night, and I remember the thrill I had beating a guy who was in his 50's. I played the Ruy Lopez, which I had studied that week. I ended the five games with a rating of 1269 (winning more games than I lost). The problem, however, was that I was a young guy in a room with all older people. There were very few kids around, so it limited how much I could enjoy it.

The next year, when I was 16 or 17 years old, I discovered girls in high school, and dropped any serious effort to study chess. I did not have any peers who were into chess to keep me interested, and neither of my parents played. I was a closet chess lover, with nobody to keep me going.

Despite my dropping chess study, I always loved the game. When I was at NYU for college and law school, every once in a while I would play chess against the hustlers in Washington Square Park.

One day, when TJ was 5 years old, I decided to teach him chess as a way to get him away from video games like Angry Birds. Much to my surprise, he showed real talent. So, from 2012 until this past weekend, I was the chess Dad who would read TJ chess books, show him chess puzzles, etc. But I never played in a tournament myself as a chess parent.

One day in January, Coach G encouraged me to play in the Parsippany tournament. Thus, when I sat down for my first game this past weekend, it was literally the first time in over 30 years that I played in a tournament!

During the games this weekend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silly one against the total beginners), I experienced an unbelievable range of emotion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was constructing plans, and then trying hard to test them and knock them down. Most of the time, I looked ahead and saw that my beautiful plan would not work, and so I would have to try another idea. This was truly exhausting.

My greatest moment came when I beat the player in round 2, who was rated 1800. However, in the final game, I was battling hard against a good player, yet blundered! What a disaster and let down!

The biggest takeaway from the tournament for me is that I now have a deep and eternal respect for TJ and all these kids. Until this past weekend, I was the parent on the sidelines, armed with a computer, and I could easily scold TJ for making a blunder here or there. I will never do that again. The reality is that these kids are amazing. I am in awe!

Some of my greatest and most precious memories with my son, TJ, involve chess. This includes him asking me last week if I had prepared my openings for Parsippany. As if he were the instructor! And it includes him stopping by my last chess game at the tournament and shaking his head at the position because the opponent had me up against the ropes. You cannot know the pleasure of seeing your own child become witty and their own person - until they are shaking their heads at you for bad chess! I had to laugh at this! So much fun being with you to experience this!

I really enjoyed being your teammate, and we should try to schedule a dinner for we four some time in March. You are very great men, with fantastic kids. I am lucky to call you my friends -- and teammates.

Regards,
Tom M. Fini





Tom的信让我想起了W. Livingston Larned在1927年写的这首诗Father Forgets(父亲忘记了),近九十年以来,被无数的文章和书籍引用,被数代父母全球传阅。很多人说,这首诗所有的父亲都应该读,所有希望成为父母的人都应该读。




最后一起听一首歌吧~
Father And Son(父亲和儿子)

by Cat Stevens



当父亲腾出时间陪伴儿子,

并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

度过属于父子二人的成长时光,

世上的男儿们可能自然就会增加很多男子气概吧。


爸爸们,加油啊!



Mingdi笔记作者:杨鸣镝,旅美媒体人和教育出版人,小多传媒创始人。从事媒体,出版和商业,加上她多年来往于中美之间,对跨国文化和教育都有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独特的教育观察。




-相关阅读-


【Mingdi笔记5.2】个性化学习和颠覆性教育:和Michael对话实录+Michael父母的点评

【Mingdi笔记5.1】个性化学习和颠覆性教育:和Michael对话实录

【Mingdi笔记4】一场少见的坦诚对话:Facebook之后,美国90后高科技人是什么样的?

【Mingdi 笔记3】解读美国大学录取的疯狂

【Mingdi 笔记2】盯住一件事,并将其进行到底

【Mingdi笔记】美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


- 版权信息 -


作者 | 杨鸣镝


版权归小多童书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少年时Store」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一键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