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和平常训练中,我们很多次会听到教练、老师、家长包括小棋手们自己对不同棋手的实力评价一番,然后这些被评论的棋手当中等级分高、技术等级高、以往比赛成绩好的就被归属到高手的行列。类似的评价当然正常也有意义,至少可以有助于根据棋手的不同水平制定对局策略和选择不同的开局下法等。不过,也有一些棋手当得知对手比自己的实力强的时候,下棋的时候(甚至在对局之前)就表现出惧怕的情绪,觉得自己一定会输。
仔细观察青少年棋手在比赛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比赛决定名次的最后轮次当中,各种影响棋手水平发挥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没有比赛经验也不太掩饰自己外显行为的低年龄选手比赛当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小棋手前面轮次比赛下得好好的,但是在比赛后面的轮次遇到强手时就突然变得比较沉默、迟迟不走棋;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棋手用频繁的动作掩饰自己的心理变化,例如玩手指、摇晃椅子、走棋速度特别快等。这样一来,由于受到自己内在因素的影响,棋手对局时就容易表现得缩手缩脚,令自己的实力打了很大的折扣。
比赛对局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被棋局之外的因素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稳定,因为“高手”并不是胜利的代名词。要知道,棋局每一盘都是全新的开始,只要棋手在对局中做到正常发挥(超长发挥更好)自己的水准,不管对局最终的结果如何,就会有进步。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换句话讲,如果棋手因为棋局之外的因素影响到自己水平正常发挥,只会令自己与“高手”之间的差距愈发扩大,长久下去还会养成怯场的坏习惯。其实,不仅青少年棋手身上存在这种问题,即便在专业棋手当中,不敢、不善于挑战强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造成棋手比赛成绩受到影响。
棋局对弈是智力运动的一种形式,更是棋手修身养性不断成长的一种磨练。古人把琴棋书画推崇为“四大才艺”,当然不仅仅是文人墨客雅兴装饰生活提高品位,更重要的是在才艺精进的同时,在人格修养方面得到完善提升。
青少年朋友学下棋、参加训练、经历比赛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要成为职业棋手,更多的是通过习棋弈棋的过程收获成长。都说人生如棋,棋局上的千变万化与人生世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小下棋养成敢于挑战强手的品格,将来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很多职业运动员退役后转型到其它领域工作,这时运动专业技能和知识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唯有那些通过常年运动项目专业训练和比赛形成的个人综合能力发挥作用,特别是体育人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更为可贵。
比赛当中不管遇到高手还是低手,正常对待,抛开无关因素,才能让自己成为强手。
谢军 2019-9-9
-----------------------------
转载请注明转自HI-CHESS公众号